为什么说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为什么说春夏养阳)
关于为什么说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春天养阳就是养命的知识,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怎样理解“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语出《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高世栻注解:“圣人春夏养阳,使少阳之气生,太阳之气长;秋冬养阴,使太阴之气收,少阴之气藏。”是谓春夏养阳,以养阳之生长;秋冬养阴,以养阴之收藏。这种理论,在保健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1、春夏
春夏阳令也,春时阳生,夏时阳盛。春时阳始生,风寒之邪尚为患,故春时应注意御寒保暖,民间谚语谓春季不宜过早减衣,亦即此理,以养人体之阳。夏时阳极盛,暑热邪盛,大热耗气,气者阳也,故大热亦伤人体之阳。
夏夜人们喜纳凉,易受寒湿之邪,寒湿伤阳。夏季炎热,人们喜冷饮,饮食太过则易伤阳,故夏时既要善处阴凉以避大热,又要避免过食冷饮以防伤阳;夏夜纳凉,当避湿露,适当盖覆,以避寒湿。
2、秋冬
秋冬阴令也,秋时阴收,冬时阴藏。秋冬之时燥邪为患,易伤阴,故秋冬之时宜服用滋阴之品或搽用滋润护肤之品以防燥邪,保持居室空气之湿润亦有助于避免燥邪。
秋时渐寒,冬时寒盛,人们喜食辛辣好饮酒以御寒。辛辣之品易生内热,酒易生湿热,饮食太过则伤阴。因此,秋冬之时既要避免燥邪,又要避免过食辛辣和过量饮酒,以防伤阴。
扩展资料
中医有“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之说。据此,很多人认为,到了秋冬就该吃补阴的药了,这个理解只说对了一半。因为“秋冬养阴”除了要利用秋冬,这个四季中消化功能最好的季节来进补,还有一层更重要的意思,到了秋冬要延长睡眠时间。睡眠才是最好的养阴。
中医认为,秋冬是“封藏”的季节。所谓“封藏”就是减少消耗,给身体打基础。中医说的“阴”,是身体的固定资产,西医学中的细胞组织器官等都属于中医说的“阴”,只不过中医将它用“血”、“津”、“精”等来表述,而且都属于“阴”的范畴。
它们是身体功能产生的基础,因此也是生命的根基,补阴补的就是这里,类似于帮助身体蓄力储能,这也是中医的“封藏”之意。
秋冬养阴的另一层含义则是,秋冬季节日照时间短,而中医对睡眠的讲究,向来不提倡早睡早起,而是要求“以待日光”。意思是,在太阳升起之后再起床,夏天天亮得早,就要早起;秋冬太阳很晚才出来,自然就要晚起。
如果能按这个讲究去做,人们在秋冬就可以适当延长睡眠时间,因为只有在睡眠中,身体的细胞才能修复。这个修复就是中医说的“养阴”,就是秋冬补养的要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秋冬养阴”的另一层含义
春夏如何养阳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极,则伐其本,坏其真矣。”——《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夏季重养阳由于春季生发之气属少阳,夏季长养之气属太阳,所以生、长之气均属阳;秋季收敛之气属少阴,冬季闭藏之气属太阴,所以收、藏之气均属阴。因此,“春夏养阳”的含义,就是要求人们在春夏季节,要保养、增长、调节人体生、长之气的能量,以与自然生、长之气相适应。“秋冬养阴”,就是要求人们在秋冬季节,要保养、增长、调节人体收、藏之气的能量,以与自然收、藏之气相适应,这样才能符合养生之道,从而沐到却病延年、延缓衰老过程的目的。事实上,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适应自然变化所形成的生活习惯,如天寒增添衣被,天热裁减衣被等所谓防寒、防暑的措施等,实际上就是“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具体内容。中医常说阴阳,局外人雾里看花大致已经习惯,但了解一些它的基本轮廓,也有必要。打个比喻:一支蜡烛点燃着,烛膏和灯芯属阴,烛光和热能为阳;一辆急驶中的汽车,车械和汽油为阴,展示的车速和力量则属阳。人体也一样,躯体、脏器、体液为阴,生命的活力、脏器的功能则为阳。它是物质和功能间的关系,合则为一,分则为二。明代张景岳说得最贴切透彻:“道产阴阳,原同一气”,这是合二为一;“阴阳者,一分为二也”,这是分则为二。说明了它可分而不可离的道理。盛夏时节,自然界生机勃发、万物生长,古人认为是阳气充旺的缘故,人类养生也应顺时维护保养本能上已经萌动着的阳气,从而来增强体质,或修复自身。《内经》说:“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此时绿荫蓊勃,庄稼成熟,人体也一样,全身细胞随着大自然阳气的鼓荡而生长旺盛,连头发也不易脱落,想必都有体会,一年四季当中,夏天洗头是掉发最少的,一发可知全身,内脏器官又何尝不是这样呢?阳气生发对人体的影响,由此可以想见了。地球运转了亿万年,近一二十年来大自然面临着人类的最大挑战,大到核子裂变的地动山摇,小到不可胜数的车辆、机器、空调的不间断的轰鸣和排污,亘古屹立的冰川为之融化,飓风、海啸、暴雨、地震、荒漠接踵而至,长此以往,我真不敢遐想我们的后辈骨肉将如何再苟且寄生在这颗危机四伏的地球上。其实,今天活着的人都有责任,不能只顾自己,要尊重自然,保护环境。凡事要顺从自然规律,不能用尽手段来阻遏和背逆气候的更迭,滥用空调就是显著的一例:现今不少市民,出门冷气车,工作八小时蜷缩在空调下拨弄电脑,晚上拥着鸭绒被昏睡,与春夏当令的阳气生发背道而驰,人体数千年来积渐形成的生物钟本能,被非时之寒颠倒得昏头转向,面目全非,抗病能力随之下降,于是感冒发热、肺部感染、腰颈椎病、心脑血管病变与日俱增,以前隆冬的疾病都提前来到了夏天,可以预言,受寒将成为伏暑威胁人类生命的头号杀手,这是夏不养阳的恶果所遗。唐代学者王冰注疏《内经》说:“养生者必敬顺天时”,要符合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时序规律,“春夏养阳”除了生活起居必须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外,突出一点就是避免过度的寒冷刺激,它有利于阳气的生发,有利于正气的内存,王冰说要“敬顺天时”,我说还该加点敬畏心态,大自然不可侮,当火烛小心。接受冬病夏治治疗的患者,在三伏天30天内要在饮食等生活上有所注意:(1)要远离空调,因皮肤会遇冷而毛孔收缩,影响药物的渗入,同时也会降低经络传导的速率和活跃性。(2)少吃冷饮,冷饮一方面可伤及脾胃的阳气,使本已阳虚的体质更加虚弱,另一方面冷食可使沉积在体内的寒气凝滞而影响治疗效果。(3)睡眠充足,睡眠可使全身肌肉放松,神经紧张得到调整,从而提高经络穴位对药物刺激的反应。(4)适度锻炼,可增加神经肌肉的协调性,鼓舞阳气的发生,增加汗液的排泄,以带动体内滞留的寒气发出体表。(5)注意饮食营养,可选服些健脾养肺、补益肺肾的药膳,避免烟酒、辛辣、海腥发物。春夏季节由于人的阳气发散于外,内脏的阳气相对空虚,适当用些补阳之品。对人体颇有裨益,譬如春季有些阳气不足的人们容易出现春困。表现为精神不振,身体困倦乏力,嗜睡等症。另外阳气不足还可导致卫外防御力下降,易患摩冒,到了夏季还容易出现肠胃系统的疾病。所以‘内经·素问》中指出的春夏养阳是非常有科学性的。秋冬季节阳气又逐渐潜藏于体内,阳热之气复又回到体内,阳热之气熏妁阴液,造成体内阴液相对不足。此时苦不注重阴血的培育,就会造成明阳平衡失调。出现病症。所以素体阴虚的人到秋冬季节易患秋燥,寒包火邪所引起,但根本原因还是机体阴虚而致;寒包火证则属体内阴虚阳盛。阴阳失衡,卫外功能低下,复感寒邪侵袭而致。治疗此症时,适当加用滋阴补血之品,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秋冬养阴”很有道理。尚需说明一点,所谓冬季宜用养阴滋补,仅是对阴虚体质或久病阴虚患者而言:夏季宜用补阳药。也只是针对阳虚体质或久病阳虚者而言。对于一般体质之人,或急性病,则不应拘泥“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而应该注意“用寒远寒,用热远热”的治疗原则。-------------------------------------------------------------------------------------------------《黄帝内经》有云:秋冬养阴、春夏养阳。很多人可能都很奇怪,秋冬已经很冷了,你还让我养阴。春夏已经很热了,你为什么还让我养阳?在我前几篇博文中,其实已经讲到了一些春夏养阳的问题(见《为什么要“春捂”》、《春季养生重舒发》)。今天专门来着重解释下为什么春夏要养阳。中医养生认为,人是自然的产物,人的生命活动一定遵循自然的规律,如此才能保证身体健康、百病不侵。这个道理很好理解,就跟治洪水一样。大禹的父亲治洪水用堵,结果洪水冲破了堤坝,大禹用疏,洪水就治理好了。人也是如此,顺着自然规律,就是养生,逆反自然,就是自寻死路。近几年自然对人类的报复大家有目共睹,这些都是人类破坏自然的结果。(因为比较关注环境,所以这里多罗嗦一下,言归正传)。那么,春夏是怎么样的自然规律?春天,天气渐暖,万物复苏,万象更新,生物都开始焕发光彩。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阳气开始生发,阴气开始渐收。是一个阳长阴消的过程。而夏天,是万物生长最旺盛的时候,阳气也是最旺盛的时候。也就是说,这两个时段,自然要求所有的生物是把阳气舒发出来,不能憋着,我们人同样如此。“春夏养阳”,其实主要包含两个意思。其一,要让阳气舒发好。也就是要配合着自然环境,让自己体内的阳气生上来。那哪些方式可以达到这个目的呢?比如,适当增加运动,出点汗。多去户外走走,多呼吸新鲜空气。衣服稍微多穿点,让身体时刻保持暖和的状态。吃点辛味食物,能促使身体内部的生发。早晨早点起来。等等这些,都是属于阳气舒发的方法。而现在很多人,却总是违背自然做事。比如不爱运动,不爱去户外,自诩自己为宅男宅女。为了漂亮,初春就早早得穿上了夏装,晚上不睡觉,白天睡不停,这些举动,都是促使阳消阴长的,所以现在很多年轻人的体质都很弱,走不动路,爬个几层楼梯就喘息不止,动不动就要生病。很多人还很奇怪,我每天生活很正常啊,大家不都这样吗,为什么身体感觉这么不好呢?是的,大家都这样,所以这样的大家体质都不好。即使现在你感觉还行,那只是你先天底子好,但是只要你继续这么折腾下去,你的身体迟早会报复你的。当然了,夏天天气太热,已经超过了我们人的常规承受力,阅读更多生肖配对 内容请关注:www.XzMEng.Cc",】"所以这个时候,我们要出汗,但是不能经常大汗。否则也会因为出汗太多而脱阳。而现代人,夏天总是吹着空调,吃着冷饮,又是把自己的阳气给憋回去了,这个是夏季养生的大忌,必须得改变。所以,春夏养阳,首先,要让阳气能舒发,这是养阳的第一个意思。其二,要保护阳气。有人要问,这么热了,还保护什么?这个保护,是我们人自身造成的。因为天热了,人就喜欢贪凉。春天的表现是脱得太快,其实“春捂”就是告诉你春天要稍微多穿点,捂点汗出来才能养阳。而夏天,就是前面所讲的,吹着冷气,吃着冷饮。好了,外面确实很热,但是因为人自己作孽,把身体里面搞得很寒。所以,为了保护我们的阳气,这个时候就要养阳了。那么怎么做呢?春天就是穿多点,多做户外运动。夏天,就是不能老吹空调,冷饮要少吃,每天要让自己出点汗。有句话叫“冬吃萝卜夏吃姜”,因为姜就是驱寒的,能驱走我们体内的寒,达到保护阳气的目的。所以,夏天的时候,适当吃些热性的食物还是需要的。有很多地区流行夏天吃羊肉,因为羊肉也是养阳的,就符合“春夏养阳”的道理。说到这里,有些人可能会说:哦,我知道怎么做了。然后春天的时候拼命穿,裹得透不过气来。夏天就姜啊、羊肉吃个不停。如果这样做,你就完了。什么事都讲究适可而止,我们养阳,最终的目的还是为了与自然界平衡。你捂的太多,热性食物吃得太多,超出了与自然的平衡,照样要生病。要掌握这个平衡,做得很完美,那需要专业人士的指导。我们一般人如何控制这个度呢?简单得说,春天日常穿着以微汗为宜,当然运动时多出点汗不要紧。夏天冷气不要直接对着人吹,在空调房里也是微汗为宜。吃冷饮时放慢速度,一次不要吃太多。每隔两个礼拜或一个月,专门吃点热性食物。这样,基本能达到要求了。所以,“春夏养阳”,一要配合阳气舒发,二要保护阳气,这样,才是正确的养阳法。
为什么说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既然知道了这些特点,我们应该如何注意呢?从“避寒暑”上来讲,古人又从“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中总结出了八个字,即“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出自《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该篇主要是以论述养生之道及宣扬治未病的思想为主的。“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被历代医家奉为四时养生的重要原则,并据此发展出了指导针灸治疗的原则。如《难经·七十难》中说:“春夏刺浅,秋冬刺深者。何也?然春夏者,阳气在上,人气随之,故当浅取。秋冬者,阳气在下,人气亦随之,故当深取”。
内科方面的疾病也是如此,如眼下很时髦的“冬病夏治”等。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我首先解释一下什么叫“养”。这里的“养”,不是养生的意思,而是顺应的意思。顺应什么呢?就是顺应阳。什么是阳呢?阳是阳气。也就是说,春天和夏天是阳气生发、生长的季节,在这种自然条件下,我们要去顺应春天和夏天的生发、生长的特征,而不要去逆着它做。而“秋冬养阴”也是一样的道理。
我们以春季养生为例。春季天气转暖,让人明显感觉到阳气的升发。《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篇》中说:“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
大意是说,春天气机从冬季潜藏中苏醒,天地之气升发,生命开始萌动,人也应顺此升发之气机,晚睡,早起。早晨起来要披散着头发,在庭院中缓缓散步,心理上,不要压抑自己的情志。待人接物,应给予而不要争夺。对下级,应赏赐而不要处罚,这样就可以使人体气机畅达而健康;反之,则会伤害肝木条达之气,夏天易生成阴寒之病,不利于养生。
这是对一般人的养生规律,其实也是原则。但是,如果你果真要经常晚睡,那样一定对身体不好;如果你果真将头发披散着去漫步,人家非说你有毛病不可。
中医养生治病的原则在于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其精髓在于辨证施治。若医生无论患者为何种情况,均按照经文生搬硬套,一定会出问题。
比如“冬病夏治”,如果一个热性病患者或者平素就火旺的人,冬病夏治就未必适合。只有针对虚寒体质人群,采取冬病夏治才会达到预期的目的。
比如在临床上,肝肾阴虚者极为常见,对于肾水不足之人,春天肝木之气升发,得不到肾水涵养,往往会形成虚火升腾上越之证,此时饮食原则当以清淡、滋阴为主,又怎么可以过食生发之食呢?《黄帝内经》中提到的“冬不藏精,春必病温”就是这个道理。
至于春夏养阳气的观点,更纯属断章取义,此处之“养”,其要义是顺应的意思。“冬伤于寒,春必病温”,有人直译成人体冬天受了寒邪,来年春天就会发病。这又没有能真正明白其中的含义。试问寒邪袭人,一定是当下即发或感而即发,哪有寒邪滞留体内数月而相安无事,非要等到春季才发病的道理。因此,要理解“冬伤于寒”的本质,乃伤寒水之脏的意思,寒水之脏是肾,冬季养生之道在于“冬要藏精”。
从防治外感来说,我认为不要把外感看得很严重,只要我们平时稍加注意,就没有什么问题。但是风寒暑湿燥火,我们是看不见的,应该怎么注意呢?我觉得理解了“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这句话的真实含义,就应该在生活当中去体验它。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