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文化在生活中有哪些体现,生活中还有哪些关于猴文化的体现(猴文化在生活中有哪些体现)
今天来为大家分享猴文化在生活中有哪些体现的一些知识点,和生活中还有哪些关于猴文化的体现的问题解析,大家要是都明白,那么可以忽略,如果不太清楚的话可以看看本篇文章,相信很大概率可以解决您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一、文物上的猴文化1、辞别了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碧绿草场,赶赴花果山洞天福地美猴王的故乡,躬手送上祝贺:申猴,春节快乐!
2、申猴不姓申。申是中国古老历法的一种称谓。十二地支申排九,十二生肖猴也排九,九九为申猴喜添吉祥。加之九九与久久谐音,猴子也就格外被人青睐。许多人认为属猴的人聪明伶俐,都是智者,有足够的才华受人赏识。2016年恰逢申猴年,不少育龄妇女选择此年生育,盼望生个活泼可爱猴气十足的娃娃,长命百岁,延续香火,光耀门庭。
3、十二生肖中,龙虚幻莫测,蛇丑陋恐怖,虎威严凶狠。而猴呢,与人类渊源很深,同属哺乳动物中最高级的灵长类。猴喜好群居,以树上的果实、地上的野菜为食,善于模仿,自然和人类有一种亲近感。但猴子毕竟是猴子,与人类有不同之处,它口腔中有储存食物的颊囊,而人类没有。人类会创造,猴子只会模仿。
4、猴子是个大家族,种类少说也有上百种。猴、狙、狖、猱、猿、狨、蒙颂、猢狲、狒狒、猩猩、山魈,举不胜举,个头有的大如猪,有的小似鼠。众多的猴子中,数金丝猴、长臂猿最珍贵,堪称猴中极品。你看那金丝猴,躯干修长,鼻孔朝上,背部金黄色的毛发一尺多长,跑动起来,金毛飘动,流光溢彩,有时它会用尾巴勾住树枝,优哉游哉地晃动,如同深山中的神仙。长臂猿,顾名思义,臂(前肢)特别长,它身材娇小,没有尾巴,不仅能直立行走,还会腾跃,臂攀树枝用力一摆,从这棵树就飞到那一棵上,亚洲热带丛林中,才能睹到它的芳容,可谓“养在深闺人未识”。
5、猴子被视为吉祥物,还因了一个“侯”字。《礼记》云:王者之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人们盼望升官封侯,就创造出种种吉祥图案。例如:猴骑在马上,则示为“马上封侯”;猴提金印挂树,则示为“封侯挂印”;母猴背上背了小猴,则示为“辈辈封侯”等等。更有人把猴子视为神圣,顶礼膜拜,于是猴子便成了他们的图腾。《山海经》里有一则神话故事叫“夸父逐日”。夸父也称举父,臂长善攀,是先夏时期一个部落的首领。文中这样记载:“有兽焉,其状如禺而文臂、豹尾而善投,名曰夸父。”禺即猴子。如此推断,猴子就应该是夸父族的图腾了。
6、猴子最大的特点是会模仿。猴子戴草帽的故事几乎家喻户晓:学习更多生肖属相年龄 知识请关注:wWw.yUeXinggU.cOM】一个卖草帽的人背着一摞草帽过猴山,途中累了坐下歇脚。天热,于是取出一只草帽扇动起来。一群猴子见状,纷纷取草帽扇动。卖帽者把草帽扣在地上,猴子也迅速把草帽扣在地上。卖帽人把草帽戴在头上,猴子也赶快戴帽。卖帽人被猴缠住了,想赶路又不好脱身怎么办呢?干脆躺下养养神想办法,于是闭目养神,还故意打起呼噜。猴子也纷纷效仿,时间一长,还真睡着了。卖帽人急忙收起草帽逃离。猴子会模仿。不会创造,智力远远差于人类,永远也超不过“类人猿”的水平。
7、人们关注猴子,就形成了丰富的猴文化。“申”字是个象形字,仿佛一对母猴相对而坐栩栩如生。关于猴子的成语更是数不胜数,但多为贬义,什么杀鸡儆猴,什么尖嘴猴腮,什么猴头猴脑等等,这太不公平,有损猴子形象。比如“朝三暮四”,养猴人想限制猴子食量,又怕引起猴子不满,故把朝三暮四改成朝四暮三,耍弄花招,欺骗猴子。这个成语表面看似是嘲讽猴子,目光短浅,只顾眼前利益,其实遭指责的应该是养猴人,他太不诚实了。还有“猴子捞月”,嘲笑猴子是空欢喜一场。其实不然,一群猴子齐心协力,串成一长串,下到井底捞月,这种团队精神不可贵吗?当它们发现月亮不在井里而在天上,澄清了事物的真相,就改变了奋斗目标。如今,不是就有乘坐宇宙飞船登上月球的事实吗?我们实在该为猴子勇于探索的精神点赞。
8、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诗词歌赋戏曲杂耍,对猴子的描写更是丰富繁杂。
9、《宜都山川记》云:“峡中猿鸣至清,诸山谷传其响,泠泠不绝。行者歌之曰:巴东之峡猿鸣悲,猿为三声泪沾衣。”就是这几声情切哀愁的猿鸣,引发世代文人的无限感慨。南梁沈约《石塘濑听猿啼诗》云:“噭噭夜猿鸣,溶溶晨雾合,不知声远近,惟见山重沓,既欢东岭唱,复伫西岩答。”
10、猴子的敏捷也为人称道。三国时魏国君主曹操的三公子曹植,才华横溢,诗词出众,青春年少就抒发了自己立志报国的雄心,在《白马篇》中,这样描述战场上自己机灵快速的形象:“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你看他,扬手迎上去一箭能射中攀援的猴子,俯下身去能把靶子击落,强健轻快赛过猿猴,勇敢剽悍如同猛豹和飞龙。这种动态感何其传神。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在《蜀道难》中,用夸张反衬的手法,写蜀道山高险峻,“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善于高飞的黄鹤飞不过去了,善攀援的猿猴面对蜀道也发了愁。
11、猴学人,令人捧腹;人学猴,那就是舞台上经久不衰的猴戏了。
12、现在60岁以上的人可能还记得,旧时逢年过节或农闲之时,乡间耍猴艺人便进城巡回演出。他们一般二人结伴,一人牵羊或狗,一人背个小木箱,上面蹲坐着一只穿红布褂的猴子。他们边走边敲锣招揽看客,寻一块街头闲地,钉上一个大木橛子,便筛锣开演了。
13、锣声开场之后,猴子登场,先表演翻跟头、拿大顶等几套动作。随后,按锣声的变化和艺人的不同唱词,猴子不断变换面具和盔头,时而装文官,时而扮武将,时而又是一副王爷相。最后当艺人唱道:“什么样的官儿都不怕,就怕衙门里的活阎王!”猴子就拿出一个清代差役的官帽戴上,对着观众呲牙咧嘴,活脱脱一个狐假虎威的官府爪牙。
14、耍猴人唱罢词曲,牵过羊或狗来,套上一辆小车。猴子就跳上小车,手挥小鞭,赶着小车跑起圈来。猴子还不时跳到羊或狗背上,拿个倒立,翻个跟头,逗得观众开怀大笑,纷纷掷钱,以作酬金。
15、中国古典文学画廊中,光彩夺目的猴子形象莫过于孙悟空了。中国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号称齐天大圣,美猴王。七十二般变化,一个筋斗翻出十万八千里。它闯龙宫,闹天宫,神通广大而又天不怕地不怕。它嫉恶如仇,西天取经路上,降妖除怪,化险为夷,顽强坚韧,目标专一。这个文学形象,闪耀着理想主义的光芒。电影《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轰动大江南北,长城内外。
16、毛泽东很推崇孙悟空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在抗日战争最艰难的1942年,共产党实行了“精兵简政”。毛泽东这样说:“何以对付敌人的庞大机构呢?那就以孙行者钻进铁扇公主肚子里为例。铁扇公主虽然是个很厉害的妖精,孙行者却化为一个小虫钻进铁扇公主的心脏里把她打败了……我们八路军和新四军是孙行者和小老虎,是有办法对付这个日本妖精和日本驴子。”
17、神话归神话,传说归传说,那只表达人们的一种愿望。现实中的猴子可以是人类的朋友,古书上说养马人常在马厩里放只猴,俗称马留,用来辟马病。以前云贵高原上常有马帮。马帮在贩运途中会携带一只猴子,因为猴子对骡马疾病很敏感,能及时发现马疾,预防疾情扩散,打尖住店,先让猴子嗅一遍,无疫情方安置马匹入住。猴子会避马瘟。《西游记》里玉皇大帝封孙悟空为“弼马温”,令其掌管天马,“避马瘟”与“弼马温”这个谐音词是不是巧合,不得而知。但玉皇大帝慧眼识才,让孙悟空专业对口也很不错。只是老孙觉得自己是大材小用,一怒之下便扯起了“齐天大圣”的旗号。
18、中国是茶的故乡,国人尚茶由来已久。品茶悟人生,怡情养性。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抛缺纷扰杂乱,静听梧桐细雨。琴瑟相伴,悠扬四溢,得闲之所惑,感闲之所益。
19、品茶愉悦而取茶唯艰,好茶生长于巉岩峻崖,人们凭自身的手脚很难采得,于是便寻思灵巧轻捷善于攀援的猴类。人们将猴子驯化,为它穿上红色坎肩,指挥它登临悬崖绝壁采摘,并命名为大红袍。南岩铁观音俗称“击猴反得”。我国的乌龙茶,首推安溪铁观音。其味芳香喜人,饮后心旷神怡。乾隆六年,王士谅携茶上京,乾隆垂询茶史。王士谅奏称:“此茶发现于观音石下,身重如铁,清香神美赛观音。”乾隆乃赐茶名“南岩铁观音”。史传,最早是居于深山幽谷的僧人每逢茶树“芽尖细如枪,叶开展如旗”的时节,在群猴攀爬茶树嬉戏之机,遂以石头或者弹弓袭之,引诱猴子发怒折茶枝反击,僧人拾取后返回寺庙烘制方得此茶。还有一种是猴子报恩来得,称“义猴偿得”。冬季的深山,猴群缺少食物,人们便以食物饲养。聪明的猴子知道人们喜欢喝茶,于是来春采茶报答。杭州人徐珂编的《清稗类钞》中记载:“温州雁荡山有猴,每至晚春,辄采高山茶叶,以遗山僧,盖僧尝于冬时,知猴之无所得食也,以小袋盛米投之,猴之遗茶,所以为答也。”
20、猴子与人类的关系,虽然不及六畜那么紧密,但也给人们带来不少益处。在猴年到来之际,希望猴子的生存环境越来越好,神州处处都是花果山,到处都有洞天福地,成为人们观光旅游的好去处,借助申猴的九九,祝人们健康长寿。
二、生活中还有哪些关于猴文化的体现中国早期传统民间年画多与自然崇拜和神祇信仰有关,后在祈福纳降、祭祀宗祖等年节习俗风俗化过程中,逐渐出现了美化装饰环境的年画艺术。猴在民间年画中不仅是一个单独的图像符号,不同的地域、人文、历史、民俗、信仰对年画中猴形象的内涵也都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猿猴长寿而面目又似老人,加上长臂善于攀援,因此猿猴在中国古代传说中还被赋予更为神奇的色彩。最脍炙人口的故事,当属《吴越春秋》中所记越女和袁公比剑术之事,当对搏三击之后,袁公飞上树梢化白猿而去。
而中国古典小说中更为神奇的猿猴,还是小说《西游记》中那位神通广大的猴王孙悟空,在书中被喻为“心猿”。他那猿猴头而身穿人类服装的有趣造型,今天已是家喻户晓、老少熟知,并被作为中国画、年画以及面塑、剪纸、风筝等民间工艺创作的题材,更是活跃在戏曲舞台和电影、电视屏幕之中。
特别是孙悟空竖起“齐天大圣”的大旗,身披铠甲大闹天宫的无畏形象,更被视为中华民族英勇抗暴精神的象征。
在汉墓中发现的猿猴图像,除了写实的以外,也有一些寓意象征性的作品。例如将猴和马组合在一起,在画像石和陶俑中都出现有猿猴骑在马背的图像,其寓意为“马上封侯”,以企望官场升迁。由此看来,申年即猴年也意味着对企望升官的人是一个好年头。
猴的神话传奇故事有唐代王度的《古镜记》、张读的《宣室志》等,但最具代表性的当数明朝吴承恩创作的《西游记》。作者塑造的孙悟空这一形象,不仅武艺高强,而且机敏灵气,敢于斗争。在他身上,更多地体现了传统文化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积极精神,他也因此成为老百姓心中的英雄。
参考资料来源:多彩贵州网-猴年说“猴”普及下那些你应该知道的“猴文化”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组图:年画中的猴文化
三、猴的文化有什么求解1、薛克翘(北京大学东方文学研究中心/中国社科院亚太所)
2、中国有所谓生肖文化,也是博大精深,历代研究不断:天文地理、阴阳八卦、干支五行、时空迁移、社会跌宕、人事变更,无不牵涉。
3、中国古代将猿猴分为许多种类,也有许多不同名称,如狙、猱、沐猴(猕猴)、猢狲、犹、猩猩、玃、猨狖、山魈、狒狒、马留、马化、如拳,等等。
4、十二生肖,猴为申。据说,“申”在甲骨文中被刻画为两个母猴相对而立的样子。汉代王充《论衡·物势》中说:“申,猴也。”我国自商、周以降,以“申”为地名、为姓氏的很多,不知是否与猴有关。但可以肯定的是,目前中国13亿人口中,大约有一亿人属猴,与猿猴有关的人实在太多。古代也一样,从生肖流行以后,总有约十二分之一的人属猴。这使得中国猴文化不仅古老,而且丰富。
5、世界上,能够与中国猴文化相媲美的恐怕只有印度。这倒不是因为印度人有生肖,而是因为印度人能够比较平等地看待动物,包括猿猴,还因为印度人想象力强,善于编故事。所以印度具有丰富多彩的猴文化,猴子的形象频繁出现于寓言、故事、史诗、戏剧、绘画和雕塑中。印度的猴文化也通过佛教深深地影响了中国,丰富了中国的猴文化。
6、“朝三暮四”是人们常用的一个成语,形容一个人善变、不专一。事见《庄子·内篇·齐物论》:狙公(养猴人)用栗子喂猴,说:“早晨给三个晚上给四个。”群猴皆怒。又说:“那就早晨给四个晚上给三个。”群猴皆悦。同一故事又见《列子·黄帝篇》,甚详。可见,这个成语与所出原典的意思已大不相同。
7、成语“沐猴而冠”是用来比喻一个人徒有其表的,出自《史记·项羽本纪》:项羽攻占咸阳,烧杀劫掠而欲东归还乡,有人劝他留在关中以成霸业,他却说:“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劝说者说:“人言楚人沐猴而冠,果然。”项羽听了这话,就把这个劝说者给活活煮死了。
8、成语“心猿意马”本是佛教用语,道教袭用,形容心态虚浮躁动。此外,常用的成语和俗语还有“树倒猢狲散”、“猴年马月”、“尖嘴猴腮”、“杀鸡给猴看”,等等。
9、“射猴戒友”的寓言见《庄子·杂篇·徐无鬼》:吴王渡江狩猎,到猴山,群猴惊走,惟有一猴从容跳跃。王射之,猴机敏接箭。于是王命随从射之,猴即死。吴王以此开导其友人颜不疑说:“这猴子以其机巧灵便傲视我,所以致死,应当引以为戒啊,为人不可傲慢。”颜不疑果然以此为鉴,终于有所成就。
10、“猴子捞月”或“猕猴救月”的寓言出自佛经(唐代义净译《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破僧事》):从前有一群猴子,见到井里的月影,以为月亮掉到井里了,于是它们一个拉一个,倒悬着去捞月亮,月亮没捞到,他们却坠井而死。这则寓言告诉人们,不要把虚幻当作真实,否则不仅徒劳无功,而且会付出惨重代价。
11、在中国古人,尤其汉代以前人的心目中,人与猿猴的界限是分明的,正如《礼记·曲礼上》所说:“猩猩能言,不离禽兽。”但是,佛教传入中国后,随着佛经的大量译介,印度的猿猴故事东来,融入了中国的猴文化,也影响了中国人对猿猴的看法。在印度人心目中,人与猿猴的界限十分模糊,故事中的猿猴往往不乏高尚者和智慧者,而“猕猴救月”一类的故事只是少数。下面试举两例。
12、“猕猴王”的寓言见于《六度集经》卷六:从前有一群猴子因天旱饥饿,猴王带它们到国王的园子去吃果子,被国王的人包围。猴王把自己的肢体和树藤连在一起,让数百只猴子从身上通过,救了猴群,自己却耗尽体力,被国王捉住。
13、“猕猴救人”的寓言见于《六度集经》卷五(又见于《菩萨本生鬘》二四):一人坠入深谷,猕猴将他背上平地。那人却想打死猕猴喝它的血。他用石头打猕猴的头,血流一地。猕猴却毫无憎恨之意,反而将他送上回家的路。大约是受这则寓言启发,明代宋濂也创作了一则寓言“衣冠禽兽”(见《燕书》):西王须山中迷路,被一猩猩救助。后来友人来救他,他却想杀猩猩取血。友人谴责西王须:“猩猩倒像是人,你却是兽。”
14、中国古代关于猿猴的小说很多,这里只能举几个例子。
15、钱钟书先生曾经指出,古代不少典籍中提到猿猴盗妇人为妻(《管锥编》第二册546页,中华书局1979年),比较典型的是《太平广记》卷四四四的《欧阳纥》、《稽神录·老猿窃妇人》、《剪灯新话》卷三《申阳洞记》、《古今小说》卷二○《陈从善梅岭失浑家》。说明古人认为“猿猴性淫”。
16、唐代张读《宣室志》卷八《猿怪》的故事别有风味:杨叟病重,医生说需要吃人心滋补。其子杨宗素在山里遇见一老僧,自称姓袁,说愿意舍身救人。宗素便提起父亲的病。老僧愿意舍出自己的心,条件是先吃一顿饭。宗素应允。饭后,老僧上树,念《金刚经》: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并说:“你要我的心,也不可得。”说罢,化为一猿跳跃而去。这个故事使我们联想到一则有名的佛本生故事《猕猴与鳄鱼》:鳄鱼驮猴子过河,至河心,鳄鱼忽然说要用猴子的心为妻子治病。猴子机智地回答说自己的心忘在岸边的树上了,鳄鱼信以为真,让猴子上树取,猴子到了树上,便嘲笑鳄鱼的愚蠢。这两个故事显然有血缘关系,但风格不同,前者离奇,后者幽默。
17、中国关于猴子的小说中最著名的当然是《西游记》,最重要的角色当然是孙悟空。学术界对孙悟空的形象来源有针锋相对的争论,但不能否认它确实受到佛教(尤其是密宗)的影响,即间接受到印度文化的影响。孙悟空身上有猴性,机敏好动;有人性,爱憎分明;也有佛性,神通变化。他大大改变了人们对猿猴的看法,为妇孺皆知,人人喜爱。
18、元曲中有《龙济山野猿听经》杂剧,演绎了一个深山老猿到寺庙听禅师讲经而成正果的故事,宣扬佛的教化可使顽石点头、野猿升天。
19、杨景贤的杂剧《西游记》长达六本二十四出,开了孙悟空舞台形象的先河。后世各个地方剧种差不多都演出猴戏,著名的有京剧《大闹天宫》、绍兴戏《孙悟空三打百骨精》等。不过,这些戏依据的不是元杂剧《西游记》,而是吴承恩的小说《西游记》。猴戏还造就了一批著名表演艺术家,其中六龄童、小六龄童、六小龄童这样的“猴王世家”广为人知。
20、现代影视艺术日益发达,猴戏也被搬上银屏。除了一些传统的猴戏被搬上银幕以外,还有动画片、剪纸片、水墨画片等诸多品种。电视连续剧《西游记》的成功拍摄赢得了男女老少众多的观众。受国外影响,近年来又有了卡通片。至于那些关于猿猴的科教片、记录片就更多了。
21、猴子的美术形象在中国出现很早。1976年,安阳一座殷商时代的王室墓葬中就曾出土一个用浅绿色水晶雕刻的猴子,晶莹剔透,十分可爱。稍后,河北平山县的战国墓葬中出土了一架“十五连盏铜灯”,其装饰雕刻有群猴嬉戏和男人以食引猴的内容。汉代的陶俑中也时常会出现猿猴、狒狒的形象。佛教传入以后,我国由西向东(由新疆到中原),先后开凿出一批石窟寺。一些石窟有壁画(如新疆和敦煌的一些石窟),通常都绘有佛本生故事的场面,其中往往有《猕猴王本生》等。但是,古代画家还是不大画猴子,特别是一些成名的大家,未见其有关猴子的作品流传下来。倒是现代的绘画大师,有时会画画猴子。
22、民间关于猴子的绘画和剪纸要多一些,尤其是遇到猴年,多半是想利用谐音讨吉利。例如,画或剪一匹马,背上驮一只猴子,再加上一只或数只蜜蜂,取“马上封侯”之意;画一棵树,猴子爬到树上,旁边加一只蜜蜂,树下是一头跪着的象,取“封侯拜相”之意;画一棵树,猴子在捅马蜂窝,树下站着一头鹿,取“封侯得禄”之意;画一棵树,树枝上挂一颗印,猴子到树上摘印,还有蜜蜂在飞,取“封侯挂印”之意;画或剪两只猴子手捧桃子作献礼状,取“猕猴献寿”之意;画一只小猴骑在大猴背上,有时也加上蜜蜂,取“辈辈封侯”之意。即使没有这些讲究,民间也经常在猴年制作一些伴有福、禄、寿、禧、吉祥、如意等字样的猴子图案和剪纸图个吉利。如遇到猴年结婚的,也有人在双喜字上加贴猴子剪纸。种种情况,不一而足。
23、俗话说:人是猴子变来的。这话有一定的科学道理。的确,猴子与人太相似了,所以在生物学中,猿猴与人类被划分在同一类目——灵长目,属于“近亲”。但是,猿猴毕竟是猿猴,人类的发展速度太快,早已远远超过了它们,遏制了它们,使它们丧失了再度进化为人类的机会。现在,它们的地盘已缩小,食物已短缺,还不时遭到“近亲”们的捕杀,处境每况愈下:要么沦落为被饲养对象,供人类取乐;要么沦落为被保护对象,在有限的空间生存。中国自古有养猴专业户(如狙公),有街头卖艺的耍猴人,也有以吃猴脑为荣的美食家。现代科学昌明,一些猴子成为实验品。今天,已有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了保护猿猴的意义,并付诸行动,这是中国猴文化的新内容。
OK,关于猴文化在生活中有哪些体现和生活中还有哪些关于猴文化的体现的内容到此结束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